第九屆系列活動── 【Mayasvi 戰 · 記】──嘉義講座

by 台灣共生青年協會

嘉義,是全台二二八事件最慘烈的發生地之一。

而鄒族原住民在這場悲劇中常「被」缺席,但其實他們一直都在場,而且不容遺忘。

當年事件爆發後,動亂波及位於今日阿里山地區的鄒族部落。嘉義地區的市民代表再三向當時還被稱作為吳鳳鄉的阿里山鄉鄉長高一生求援。盱衡局勢後,高一生同意由曾擔任日軍少尉湯守仁帶領數十位鄒族青年下山,朝著水上機場與紅毛埤彈藥庫進發,並短暫與駐軍於水上機場發生衝突,並將駐軍的武器及彈藥帶回部落。

同時,高一生也協助保護國民黨籍的縣長袁國欽,藉此向官方示好,並於事件後主動向官方自新。對於高一生及湯守仁來說,這些舉措都只是想維持部落內的秩序穩定,避免受戰火波漣,但在國民黨政府眼中,卻將這些行動視為威脅。

隨著國民黨的日益腐敗,高一生與湯守仁也日漸對政府不滿,而陸續與共產黨員伺機接觸。1950年,省工委書記蔡孝亁被捕,供出了山地工作委員會的存在,曾與共黨往來的高一生、湯守仁因此受到牽連,兩人被迫自新並繳回武器,以換取不被追究責任,但這也成了日後羅織兩人入罪的依據。表面上政府看似寬容對待,私底下卻指派情治人員進行監控,待觀察到時機成熟,而復於1952年以叛亂罪「自首不誠」及「貪污罪」等罪名逮捕高一生及湯守仁,並撤銷兩人原先的自新。

為何國民黨需要如此對付高一生、湯守仁?從後來解密的檔案可以看見,由於高一生及湯守仁積極的參與部落治理,無不希望鄒族人能夠富足,但官方認為高一生的舉措「影響本省推進山地政策甚鉅。」,威脅國民黨在山地的統治基礎。1954年4月17日,高一生及湯守仁兩人以叛亂罪名由臺北憲兵隊執行槍決,魂斷新店安坑刑場。而其親人不但要承受著失去摯親的苦痛,在往後的日子也持續受到特務的監控,更被當作匪諜的親人,污衊了大半輩子⋯⋯


為什麼我們要談論歷史?​

原住民族作為沒有⽂字書寫歷史的民族,過去的歷史事實常因為不同政權的角度⽽被各⾃詮釋。除了對於歷史的解釋權,族群對於國家的認同也因為政權更替⽽改變。像是南洋戰爭時的⾼砂義勇隊,當初原住民族積極參與的原因,⼀來因為國家認同(⽇本),⼆來是因為這是武勇的表現,但後來卻被另做解釋。霧社事件也被以漢⼈角度詮釋為抗⽇表現。​

​完整文章請見:https://reurl.cc/L0mkRL​


►活動日期|2020.12.19(六)

►活動時間|14:00-16:00

►活動講師|陳旻園 yapasuyongu akuyana 老師(臺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執行長)

►報名費用|免費

►活動地點|嘉義市桃山人文館(600嘉義市東區吳鳳南路25巷3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