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從威權時代過渡到民主社會後,許多社會議題的討論漸漸從單一、受制走向自由、多元而百花齊放,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討論不再只限於官方版本。檔案的解禁、受害者們的發聲,愈來愈多的學者投入了這個領域的研究,二二八儼然成為了各方的角力場。在不同聲音與說詞的交錯下,秩序與觀點產生了碰撞,真相與詮釋的界線逐漸模糊……
因此,今年的共生音樂節選擇了「眾聲喧嘩」作為本屆活動的主題。我們試圖回顧這些對於二二八事件不同的詮釋觀點,從官方文件到民間口述歷史,從軍警特務到普羅大眾,從前輩的抗爭到青年的反省,重新匯聚大眾對於二二八事件的印象。我們希望大眾在談論二二八時,能夠不再陷入二元對立的膠著。並且在傾聽多元的聲音的同時,可以對歷史真相有更多的堅持與追索、對事件中的受害者可以有更深的同情與尊重。在加害者終於願意誠心面對他所犯下的過錯時,台灣社會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與和解,台灣人也才終於可以像個台灣人站起來。
新一屆的共生標語「眾聲喧嘩」,代表多種聲音、意見交錯--如同台灣自威權時代過渡到民主社會,許多社會議題的討論也從單一走向百花齊放。主視覺方面,本屆以留聲機為主軸,代表來自過去的音訊檔案,傳出「眾聲喧嘩」卻缺乏音調,而那缺塊的一角,我們希望能百花齊放的觀點能補足。在「查無此人」之後,我們必須持續追查、公開檔案,更必須追求社會的共識與肯認,讓「眾聲」再次凝聚成完整、多元的想像,而非純粹的喧嘩與吵鬧。
對於二二八事件,各界討論也在多元浪潮中走向了多種秩序與觀點的碰撞,而歷史記憶與詮釋是走向更多元的想像,抑或是意見分歧的兩極?
今年共生音樂節試圖回顧這些對於二二八事件不同的詮釋觀點,從官方文件到民間口述歷史,從前輩經驗到年輕人的看法,再次匯聚大眾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討論。
謝謝各位朋友願意留到最後
我是今年的總召徐祥弼
我代表第七屆共生音樂節籌備團隊,為各位致上最深的謝意,感謝你願意待到現在,感謝你願意繼續關心二二八。今天的活動就要在這裡畫下句點了。
但其實這更是個開始,我們希望今天在場的各位朋友,將今天所感受到的溫暖與感動延續下去,展開行動,開始為這座島嶼、為了你所期待的一個更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在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每個人才更應該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微小的影響力,釐清真相、找回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
二二八到現在已經七十二周年了,但它真實的樣貌是怎樣?為什麼還有人聲稱它是一場暴動,紀念的行為是撕裂?二二八從未遠去,它至今仍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而面對過去的撕裂與傷害,正是我們這一代人責無旁貸的使命。
我們呼籲教育部應該積極的展開各級學校威權象徵的清除工作,以及加速推動校園內轉型正義的討論與人權教育的深根,不要再輕視年輕世代對於轉型正義的堅持與期待。
要真正讓轉型正義,成為修復社會的一項工具,而不是與加害集團妥協的籌碼。
在真相尚未釐清,加害者尚未承認自己的錯誤之前,要談和解都是太早的事。
在真正的「共生」那天來臨之前,我們會繼續努力,也邀請各位與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一起守護這片值得我們用生命去愛的土地。
謝謝大家。
—2019.02.28,第七屆共生音樂節總召及全體籌備團隊成員 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