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八事件迄今已 76 年,大規模的國家暴力,不僅衝擊了當時的台灣社會,對受難者家屬的影響與創傷更是延續至今。我們在11月舉辦受難者家屬分享會,邀請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林蓮池的家屬劉品佑現身,傾述他和家族的記憶與傷痕。希望透過經驗的分享,讓我們更瞭解家屬的創傷何在。
林蓮池
今(2023)年二二八當日,臺北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二二八紀念儀式上,蔣萬安在台上致詞。當時,有一群大學生一邊拉著布條、朝台上直奔,一邊喊著「殺人兇手、下跪道歉!」其中一個人,就是劉品佑。
在數名警察、隨扈將抗議者「扛手扛腳」拖出現場,帶到警局保護管束後,蔣萬安才繼續以「台北市長」——而非「蔣中正後代」——的身份發言:「身為台北市長,我深深為 76 年前發生在台北市大稻埕,天馬茶坊附近的緝菸事件,進而導致全台二二八事件的歷史傷痛,致上誠摯的歉意。」
三天後,劉品佑在臉書寫道:「我是劉品佑,二二八受難者的家屬,受難者親屬(林蓮池)於 1947 年 2 月 28 日即失蹤,過了數十天的夜晚身蓋白布被送到了家門口,僅被告知是『意外身亡』,就這樣我們家開啟了五十年以上的自我禁錮與政治審查。」
受難者家庭的自我禁錮
劉品佑從小就和外婆(林蓮池的妹妹)一起生活。在他的記憶中,外婆是個很強悍的人,他的媽媽、阿姨和舅舅幾乎沒有看過外婆脆弱的那一面,「我外婆堅強到,上上禮拜她突然昏倒,我們講了一句『要叫救護車囉。』她就馬上清醒了。」
但在長輩們邊看新聞邊謾罵時,外婆總是會走出房門,關上所有窗戶,用氣音說「阮佇遮講著好,莫佇外口烏白講」,讓他感到納悶,「(在國小裡)大家已經會稍微討論政治,或用政治梗開玩笑了,既然學校都已經這麼開放了,為什麼我們家是這麼不開放的?」直到有一次,他讀國小時,一封信寄到了家裡,上面寫著他不認得的名字,裡頭是二二八紀念儀式的邀請函。
那天,劉品佑的外婆看著邀請函,邊哭邊告訴家人:「他(林蓮池)就是太愛看熱鬧了啦,看到大稻埕那邊熱鬧就往那裡去,就被流彈打死了。」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兇悍的外婆哭泣,似乎也是最後一次。
「因為外婆的小孩們也知道這是外婆的敏感神經,所以他們基本上連問都不會問。也因為我外婆一直以來的不談或避談,所以會更難讓這個故事被知道。」一直到今年在二二八紀念儀式上抗議以前,劉品佑和家人們都不確定林蓮池是如何「意外身亡」的。
「對我來說這一次的衝撞是我少數可以和蔣萬安表達我們訴求的機會,那七十六年來一直沒有說出口的訴求。」劉品佑在貼文裡寫道,然而,抗議行動後,他面臨的是對於他「二二八受難者家屬」身份的質疑。
「他連他家族的歷史都講不清楚,他憑什麼是二二八(受難者)的後代?」
「當時有很多人跑到我的版面上罵我,質疑我不是二二八(受難者)的後代、說『你連你家族的歷史都不清楚,你憑什麼說你是二二八(受難者)的後代?』。我的家人們就衝著這個,開始去找資料。」
抗議行動後,劉品佑的家人們開始嘗試拼湊有關「林蓮池」的記憶:
林蓮池是家中長子,從小留在宜蘭鄉下照顧阿嬤,十多歲才到臺北與父母同住。林蓮池對家人相當照顧,在 1945 年臺北大空襲期間,常常一邊躲空襲一邊工作賺錢。1947 年 2 月 28 日,臺北陷入血腥鎮壓,家人不確定林蓮池當天出門是出於對抗爭的好奇,還是為了工作,只知道他被軍警打成重傷,不久後便離世。【註】1
與此同時,劉品佑也意外得知,父親的親戚——蘇金英——是白色恐佈鹿窟基地案的受難者,「他們(父、母的家庭)都是受難者,只是他們彼此都不知道,我外婆不知道我爸那邊的受難經歷,我爸爸那邊不知道我外婆的受難經歷。」這次的抗議行動,不只讓他母親的家族開始挖掘林蓮池的生命經驗和受難真相,也讓父親的家族鼓起勇氣,追索轉型正義。
「其實一直到我衝場以前,我爸爸那邊的親戚一直都沒有想要申請補償,在這件事之後,他們才開始鼓起勇氣申請補償,因為這是屬於我們家的正義。」
「我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受難者)三代,可以勇敢地站出來。」
在分享會的尾聲,劉品佑說:「其實我做(衝場)這件事,一方面是希望民眾可以更加關心、知道二二八這個議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可以看到更多的(受難者)三代可以勇敢地出來說『我們家也是二二八(受難者)』,或是『我也是白色恐怖(受難者的第三代)』,『我們要討回屬於我們的公道』;可以講出你看到的家庭傷痕。因為家庭的傷痕對於一、二、三代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一、二代的輪廓很明顯,他們或許都有很明確的傷痕歷史,但是第三代至今仍是很模糊的。
二二八的歷史還有很多、很多是我們不知道的,所以比起我們在課本上瞭解二二八的歷史就是一個『大稻埕掃射』的案件這麼片面,還不如我們真的去走進社會裡面,讓更多人願意講出他的家庭故事。」
➥ 受難者林蓮池
1947 年 2 月 28 日,民眾的抗議與當局的屠殺以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院)為中心引爆,周邊的台北車站、鐵路警察署、郵政總局(北門郵局)均有傷亡。住在西門町一帶的林蓮池出門時,於郵政總局遭軍警痛毆,傷重不治。
紀錄:林于玄
·⋱⋱記憶所繫之處:二二八記憶公共化計畫⋱⋱·
受難者家屬分享會|劉品佑(台北地區受難者林蓮池第三代)
2023.11.07(二)19:30 – 20:30@現流冊店
主持:朱乃瑩
二二八事件迄今已 76 年,大規模國家暴力的行使不僅衝擊了當時的台灣社會,對於受難者家屬的影響以及對其所造成的創傷更是延續至今。在轉型正義工作中,對於政治暴力創傷的處理至關重要,本次的系列分享會希望能讓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能夠有現身的機會,在理解、支持的氛圍下開啟訴說與對話的空間,鼓勵民眾接觸、聆聽受難者家屬的生命經驗,促進社會對於政治暴力創傷、代間創傷的認識。



- 引自沃草 Watchout,〈 22 歲的 228 受難者家屬:蔣萬安不只是市長,更是坐享政治利益的獨裁者後代〉,記者朱乃瑩報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