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青年二二八事件暨人權教育研習營

【營隊資訊】
時間:8/31(六)- 9/1(日)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另提供住宿,僅參與一日者不提供住宿)
報名資格:以高中生、大學生、研究所學生及社會青年為優先,視報名情形開放部分名額予一般關心二二八事件之人士。
【課程資訊】
第一天
9:00-9:30 報到
9:30-9:45 開幕致詞
9:45-10:00 營隊介紹
10:00-10:30 影片放映
10:30-12:30 二二八事件與後續白恐時期下的歷史背景(薛化元老師)
12:30-13:30 午餐
13:30-15:00 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臺灣(陳翠蓮老師)
15:00-18:00 二二八地景小旅行
18:00-21:00 晚餐時間暨轉型正義電影放映(放映《謊言迷宮》)
第二天
8:30-9:30 早餐
9:30-10:00 報到
10:00-12:00 二二八事件與台灣文學(陳瀅州老師)
12:00-15:00 午餐暨小組自由討論
15::00-16:00 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分享(楊振隆先生、受難者周金波之子)
16:00-18:00 分組發表、分享












第一堂課薛化元老師以「二二八事件在白色恐怖時期的發展」為題,進行演講。老師一路中二二八是公共領域中失憶、在私人領域中繼續流傳的論述開始講起,延續到平反運動的開端。
老師強調到,把二二八當成是族群衝突,是不適當的。轉型正義重要的是國家對人民的傷害,根據民主憲政的原則,將歷史事實做重新的評價跟批判。把二二八當族群衝突,就看不到國家的問題。
老師指出,1947是一個外來接收者在社會經濟資源的壟斷,造成跟本地人的摩擦跟衝突,但這個衝突的原因是因為國家機器分配社會資源時造成的政治問題。是因為欠缺自由民主概念所產生的文化摩擦。國家工具的行使者有重要的責任,只是碰巧執行者不是台灣人。
陳翠蓮老師從戰後國民黨對台灣的接收開始談起,以往黨國的歷史教育告訴我們中(華民)國接收台灣,但其實這段歷史並非線性,而是包含美國、日本、台灣與中華民國的多角動態互動的結果。
老師並頗析中(華民)國當時統治的特性為,缺乏公共利益的概念、迷信軍事武力、特務組織結合黑道進行社會控制及將反對者視為敵人、缺乏公共討論的空間。這些統治模式對台灣在日本統治五十年後造成莫大的衝擊。
接著老師談到,保密局在二二八前就已於台佈滿情報網,1947年1月就已完成黑名單:〈奸黨(共產黨)份子調查表〉,全台約有119人被監控(包含台灣共產黨謝雪紅等)。此外還有皇民奉公會名單,網羅多數的臺灣菁英,以此打擊臺灣士紳甚至是限制參政權。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保密局也派員滲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一方面擴大事件製造假象、一方面監視看誰是在罵政府的。許多台灣菁英因此而在二二八事件中被「密裁」,包含張七郎、王添灯等。二二八事件昭示著中(華民)國統治模式在全台全面地上演。
在回應學員的提問時,老師也有提到很有趣的觀察。對於二二八事件中南北處決方式不同(北暗殺、南示眾)的原因目前學術界仍未有定論。不過老師認為1990年前大部分地方因為組織的控制及宣傳,所以意識形態通常是偏藍的,只有極少數的地方長期有非國民黨的政治人物,在地方服務,才可以贏得選舉。

指導單位:內政部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共生青年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