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總統及立委大選後,新國會於今日(2/1)開議,選出立法院正副院長韓國瑜及江啟臣。對於未來由韓國瑜帶領的國會運作與決策,社會大眾無不表示擔憂,而未竟的轉型正義更可能止步於此。
本屆立委選舉結果,主要推動轉型正義的民進黨失去國會優勢,在野黨只剩下不願面對自身黨國威權與不義歷史的國民黨,以及對轉型正義立場曖昧的民眾黨。對此,台灣共生青年協會分別就在野黨、執政黨,提出我們的關切與呼籲。
在野黨:停止曲解忽略,直視並反省威權歷史
國民黨作為舊日威權體制的統治者、今日最大的在野黨,我們認為,現在正是國民黨該面對公民社會數十年質問的時刻——國民黨如何面對自己傷害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過去?
作為最大的在野黨,不應一味阻擋所有轉型正義法案。面對以民主深化為本的轉型正義,應就事論事,對政策提出實質批評。期待國民黨有朝一日,能夠清查隱蔽的黨務檔案、秉公處理不當黨產,承認自身對台灣社會造成傷害的事實,並誠摯以政黨身分道歉,才具備「百年大黨」的格調。
至於對轉型正義態度曖昧的第三大黨民眾黨,我們亦有所疑慮。過去賴香伶、張其祿委員,雖曾討論促轉會人事任命及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但同時,黨主席柯文哲卻曾就婦聯會的附隨組織認定問題,說出「現在好好的,管它過去做什麼」;在法律白話文運動的專訪中,柯主席更直言自己的轉型正義做法「就是啥都不幹,慢慢淡忘」。民眾黨需要針對轉型正義表明一致立場,直面公民社會的監督。
深刻反省並清理過去的不義,是轉型正義的核心。我們若對過去置之不理、任憑過去被「淡忘」,又該從何反省?如何防範過去的不義再現於民主社會?我們呼籲,未來民眾黨立委應本於深化民主人權的理念,就轉型正義議題提出直截了當的意見,表現如黃國昌委員曾堅定支持《不當黨產處理條例》的魄力和擔當。
執政黨:鞏固既有成果,轉型正義紮根各部會
回顧民進黨政府過去主要的轉型正義成果,即是 2018 年成立促轉會,執行各項初步研究調查,並於 2022 年解散前,完成官方首次威權統治時期總結報告,並規劃、框定後續由各行政部會接手的轉型正義工作。促轉會解散翌月,行政院成立人權及轉型正義處,統籌促轉會解散後分散於各部會的業務,奠定轉型正義體制化的重要基礎。
然而,踏出體制化的第一步後,仍距離徹底落實轉型正義迢迢千里。去年(2023)10 月,台灣共生青年協會與各界團體發起連署及實體行動,就當前轉型正義法制面的不足,向民進黨政府要求在國會改選前,完成「促轉條例全文修正案」等5項法案。不過,最後僅各政黨較具共識的「政治檔案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有所進展,其餘修正案仍深鎖在行政院各部會內。
民進黨政府未來在短、中期的議程,應持續規劃促轉條例修正案等 4 案的法案進度,並堅守既有成果,督促各部會確實執行業務,使轉型正義由上而下紮根各部會。迴避轉型正義,只會使台灣民主體質更加羸弱;徹底落實轉型正義,才是民主社會強健的根源。